还在纠结国产和进口羊奶粉哪个好?读懂差异告别选择困难 发布时间:2025-11-08 10:23:06  来源:bob电竞入口

  在国内市场受欢迎的进口奶粉,大多数来源于荷兰、瑞士、爱尔兰、法国、新西兰等国。这些地区自然条件得天独厚,奶源蛋白质、脂肪含量较高,且部分国家对农药、兽药残留监管严格。

  其实,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也有黄金奶源带,有环境优美的养殖基地。不少像羴牧这样的品牌,已建立了自己的规模化牧场,甚至打造了“牧场-工厂-销售”的全产业链,从源头到终端各环节都执行着严格的标准,品质同样值得信赖。

  宏观层面的监督管理力度也在持续加码,从奶源把控、生产的全部过程到成品检测都有严格标准和抽检制度。且今年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粉和调制乳粉》(GB19644-2024)正式实施,市场监管总局也发布了《关于逐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原辅料管理有关事宜的公告》,驱逐了一大批浑水摸鱼的中小品牌,推动奶粉市场愈加规范,国产奶粉的品质已能让国人放心选购了。

  以婴幼儿配方奶粉为例,中国标准立足中国宝宝生长发育特点,采用更科学、精准的三段划分方式,充分考量了宝宝6月龄时开始添加辅食的关键营养过渡期,和6–12月龄阶段营养需求变化显著的生理特点。

  欧洲人的饮食以牛排、奶酪为主,钙、铁、锌含量充足,因此欧洲奶粉在微量元素的添加量上并不会特别侧重。但我国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》(GB 10765-2021)中却明确规定,铁在3段幼儿配方奶粉中的含量应满足0.24~0.6mg/100kJ。

  由此可见,进口奶粉的配方基于原产国人群需求设计,尽管基本营养成分相似,可在部分成分的含量和种类上难免存在一定的差异。反观国产奶粉,配方经过中国营养学会或相关机构指导,更贴合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推荐的营养需求。

  进口奶粉无论是国外生产原装进口,还是进口奶源、进口散粉在国内包装生产,都需要“漂洋过海”,耗费不少时间。

  更有甚者,部分进口奶粉为适应长途运输,可能在加工环节采用更高的温度处理,以提升干燥度和稳定能力,如此一来,像益生菌、乳铁蛋白这类对温度敏感的活性营养成分的保留程度,自然就不如国产短链产品了。

  而国产奶粉则不同,从奶源采集到加工生产,再从工厂到销售终端,整一个流程耗时较短,奶粉的新鲜度与品质管控更有保障。再加上省去了进口关税、长途运输等额外成本,性价比优势也更为突出。

  说到底,进口羊奶粉与国产羊奶粉并无绝对的“好坏”之分,更多是各有特点、各适配不一样的需求的选择。

  若更在意奶源的“新鲜直达”与活性营养的保留,国产奶粉从牧场到餐桌的短链优势确实更突出;若信任原产国的自然环境优势,只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、认准合规标识,同样能找到符合的产品。

  而国产奶粉这些年的进步有目共睹——从奶源地的深耕、全产业链的完善,到国家标准的细化与监管的趋严,品质早已今非昔比。与其被“进口崇拜”或“国产偏见”束缚,不如回归需求本身,毕竟,选奶粉这件事,适合的,才是最好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