停业立案调查!收到大量投诉上海排查了47家!街头俄罗斯商品馆卖的竟是三无产品! 发布时间:2025-04-12 09:15:44  来源:bob电竞入口

  一家购物中心的一楼,临街开着的一家店铺,蓝色的招牌上,一只系着红色围巾的小熊旁边写着英文Russia。这家俄罗斯商品馆目测有数百个平方,店内循环播放着俄语歌曲,一排排一人高的货架上密密麻麻摆满各色商品,香肠、饼干、巧克力……大部分商品都写有俄语或印有套娃等图案。

  “这里的俄罗斯商品,有的我见过,还有的我从来没见过。很明显,这里商品的目标受众不是俄罗斯人而是中国人,所以我不会选择在这里买商品。”

  在古北1699广场也有一家“俄罗斯商品馆”,奇怪的是,里面的肉肠、罐头、牛奶片,产地居然是黑龙江、山东、广东等地。

  身穿印着“免税商品”红色马甲的店员四处游走,向顾客推销,记者随机拿起一罐奶酪,询问店员该商品产地是否为俄罗斯,店员给出回应:是的。

  记者在店内又随机拿起一款小米粉,发现委托单位为俄罗斯的一个企业,经销商是绥芬河综合保税区内的一个企业,商品的实际产地却在山东临沂。

  记者查询12345市民服务热线,近期也有不少市民反映在宝山、杨浦、奉贤等多区都有类似的俄罗斯商品馆,货架上不仅混杂着众多国产商品,有些甚至还是三无产品。

  市民侯先生表示,他在俄罗斯商品馆买完东西之后,发现商品标签上连个厂家都没有,就投诉到12345市民热线,有关部门联系到他,组织调解,然后商家联系了他,商家承认是三无产品,向侯先生表示歉意。

  据央视新闻,记者1月8日从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,截至目前,上海全市范围内共排查发现47家“俄罗斯商品馆”类店铺,市场监管部门重点对关注度比较高的经营主体资质、店招标语宣传、商品来源产地等问题进行了检查,并对个别无证无照经营、未备案经营的行为予以立案调查,责令停业。

  杨浦区的这家俄罗斯商品馆,此前已接受过一次执法检查。当时的店名叫“俄罗斯食品馆”,店内的背景板上打着大大的字“硬核俄货”,不少商品的标签上,产地一栏都空着。

  当天再到门店检查,广告版上的“俄”字都被贴了起来,店内占比达80%的国产商品,在标签上打上了“真实”身份。

  杨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四平市场监管所二级主办周琳的手上,拿着厚厚一叠店家提供的商品票据,要判定是真进口还是假进口,还需要对每个单品一一核对。她坦言,这类打着“进口商品”名头的展销,是不是必须所有商品都是进口的,并没有明文规定。

  黄浦区西藏南路上的这家俄罗斯商品馆,情况也基本类似。在此前一次巡检中,店名叫“俄罗斯进口优选商品(国家馆)”,因为拿不出官方授权,已被要求责令整改,店家随即改了门头,现在叫“进出口商品展销”。

  这家店内,同样是进口商品和国产商品皆有。记者看到,不少商品哪怕是国产,也都会贴一张俄语介绍,一张中文标签,消费者如果不仔细看,很难判定到底是进口还是国产。

  检查中,黄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半淞园市场监管所四级主办张澍扬,重点对关注度比较高的经营主体资质、店招标语宣传、商品来源产地等问题进行了检查。从店方提供的各类材料来看,已有一些整改,但仍容易对消费的人造成误导。

  对个别店铺宣传为“国家馆”,使消费的人误以为具有官方背景,对个别店铺俄罗斯进口商品数量占比过低,也自称为“俄罗斯商品馆”,误导性较强,已立案调查。

  已要求此类店铺做好索证索票,确保商品来源合法正规;不同产地商品的分区摆放,确保标识显著消费者可辨别。

  上海市消保委公益律师、上海德祐律师事务所主任周有安律师说,根据我们国家有关规定法律的规定,国家对进口商品有明确的界定,这些俄罗斯商品馆里的商品到底是不是进口商品,不难判断。

 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》第21条明文规定,国家对进出口货物进行原产地的管理。

 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货物原产地条例》第3条明文规定,完全在一个国家(地区)获得的货物,以该国(地区)为原产地。

  至于那些身在店员身上写着免税商品的红马甲,更像是给顾客的一碗迷魂汤,周有安表示,保税区卖出来的产品本身就不是进口商品,产地在中国的,其实也不存在免税的概念。销售商是保税区内的,然后商家在马甲上印上‘免税产品’,这就是混为一谈了,涉嫌误导消费者。

  周有安提醒,在选购进口商品时,能要求商家提供相关证明,以确保商品的合法性和安全性,并保存好交易凭证。同时,他也认为,监管部门应该主动出击,加强监管。

  对于虚假宣传的商家,消费者是可以投诉或者向政府有关部门举报。呼吁相关的部门能够对这一现象加强监管,对于虚假的宣传、价格欺诈的商家,露头就打,来确保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。

  记者注意到,此类俄罗斯商品馆涉及不少品牌主体,如俄北熊、俄比熊、俄贝熊、俄品汇等,且不少品牌走的是加盟模式。

  以俄比熊为例,主体企业为俄比熊国际贸易(武汉)有限公司,成立于2023年12月。其公众号显示,“俄比熊中俄互贸商店”是一家集俄罗斯进口食品、国际网红食品为一体的大型服务全品类批发平台,在全国各省市已有110家店铺。

  记者以咨询加盟的身份联系了俄比熊一名招商经理。对方表示,他们走的是区域代理模式,代理了一个区后,在这个区开几家店都可以,自己也有招商权限。

  招商经理说,每个地区的加盟费用不完全一样。以杭州为例,一个区的代理费用原价是40万元,目前公司推出5折优惠,20万元。“一家100平方米左右门店的投资所需成本,不含房租的线万元。”

  利润方面,这位招商经理透露,一家80平方米左右的门店,一个月销售额能到20多万元,100平方米的门店销售额至少30万元,“综合毛利率能够达到50%。快的话三个月就能回本,慢的话半年。”

  2024年,俄罗斯商品馆仿佛一夜之间在中国各大城市生根发芽,但最近,俄罗斯商品馆里不全是俄货、有不少国内代工产品的现象引发不少网友避雷。目前已有监管部门对此进行全方位检查。部分俄罗斯商品馆开始撤店、俄罗斯商品馆卖伪俄货是消费欺诈等话题相继冲上热搜。

  在诸多报道中,一则内容特别让人记忆深刻,一个云南本地人带俄罗斯女友逛昆明的”俄罗斯商品馆”,女友一顿吐槽商品包装上的俄文她看不懂,俄罗斯不产榴莲和芒果,也都成了俄罗斯商品。还有商家把大包奶粉出口再进口在俄罗斯“过一道水”,回来委托本土工厂生产变成进口奶粉。既然叫俄罗斯商品馆,消费者自然默认店内商品来自俄罗斯,然而却不姓“俄”,这显然是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,违反了我国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和《广告法》等有关规定法律法规。

  哼!还有春节前在上海有关商城广场上搭建的“俄罗斯馆”也都在卖假俄罗斯货!比如漕宝路的光大会展门口广场也是如此!